• Home
  • >
  • 電影
  • >
  • 人類被尤達寶寶融化的科學根據,你知道了嗎?

人類被尤達寶寶融化的科學根據,你知道了嗎?

  • by 衛斯理
  • 3 Years ago
  • Comments Off

尤達寶寶最近橫掃全球。自《曼達洛人 Mandalorian》第一集在Disney +播出後,地球上幾乎跟它對到眼的人類都已被融化。

即使Disney + 在眾多地區都還未正式開發訂閱,但大多心急的觀眾及粉絲已經透過社交媒體及網路發現了這個可愛至極的外太空寶寶。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大多數的人類都對這角色無法抗拒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角色經過生物學編程。

當然,幾十年來,人類對可愛事物沒有免疫力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了解可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麼重要,甚至將其描述為 「可愛是影響我們行為的最基本及最強大的因素之一」 。

更重要的是,研究結果顯示若把生物的臉孔展先到人類眼前,不到七分之一秒之內,我們的大腦就能識別這臉孔是否可愛。這很關鍵,因為它表示我們所接觸到的臉孔之可愛程度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換句話說,可愛的事物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也許諾貝爾獎獲得者Konrad Lorenz和Niko Tinbergen的研究能合理解釋尤達寶寶能融化人類的原因。他們發現了一種稱為“嬰兒模式”的可愛公式:公式的組成包含為圓圓的眼睛,高眉毛,大頭,及小巧的身體。聽起來有點熟悉? 尤達寶寶就符合了以上公式的所有標準。

人類的本能就是要給予寶寶生存所需的關注及照顧,所以 “嬰兒模式” 讓父母發揮了讓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

另一個實驗,若把排球滾到鵝的前方,發現鵝會忽略自己的鵝卵 ,並被排球吸引,進而將其滾到自己的巢上。為什麼?因為排球比他們自己的蛋看起來更加符合生物本能的編程-“嬰兒模式 ”。它們覺得排球比它們的鵝卵更大,更白,更圓。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那些不想要小孩的人,也不由自主的被尤達寶寶融化。實際上,它聽起來一點都不牽強。當我們對可愛做出反應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科學家已經確定, 他們可以通過“嬰兒模式” 的編程(面部特徵設計)來操縱人們的喜好。

毫無疑問《曼達洛人 Mandalorian》的尤達寶寶一定是在實驗中創建出來的。不然為何它走路和移動的方式,比實際的嬰兒更像嬰兒。那是一件壞事嗎?它給了我們多巴胺的暫時增強,並帶我們進入嬰兒模式” 本能 。

尤達寶寶並不孤單。因為任天堂最近發布的《劍與盾》電子遊戲中的卡哇伊寶可夢也對我們展開了 “嬰兒模式” 效應。

就讓全世界都被可愛的東西給融化吧!

Copy link